粉色app视频入口软件双周论坛:狄兰·托马斯诗歌中的生命意识与生命共同体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0浏览次数:

12月19日,刘海燕博士为粉色app视频入口软件师生讲授的讲座在外语楼305教室举行,本次讲座主持人为郑琼花博士,与谈人为邓瑛瑛博士。

走进诗人最好的方式,是了解诗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名言与名诗。


刘海燕老师首先以托马斯著名的诗歌为引入,介绍了托马斯其人和其诗:其诗歌三大主题是:生、欲、死,托马斯一生可总结为一方面释放自己,一方面燃烧天才,一生追求爱和光,在他看来,爱与光之间关系是:爱是可以被言说的光,契合当下的语境,对读者有现实意义的启示意义:不管做的怎么样,去尝试内心才会宁静。

其次,刘海燕老师探究了托马斯要写诗缘由,源自于托马斯对词语的热爱,在他看来词语具有情感,具有音乐性,具有听觉,触觉的效果。并讲述了托马斯对英语诗歌的影响,是 20 世纪继奥登后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其次,刘海燕老师分析了托马斯死亡主题动因缘由:受到威尔士民间小镇的影响,同大自然息息相通的生活经验;第二是托马斯本人早慧,其死亡主题诗歌更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意义,父亲的影响也是托马斯写死亡主题的很大原因之一。

再其次,刘海燕老师分析了托马斯诗歌书写的方式在各个创作阶段具有的特征和价值:二战之后的死亡诗歌书写,表达了人类命运和生存的深切关怀,彰显了生命共同体意识。以《穿过绿色茎管催动花朵的力》为例,分析以尼采的酒神之力和酒神之醉来重新看托马斯的死亡书写,来面对人类的生存困境与死亡问题,就具有了别样的价值,彰显对生命进行探寻与建构的自觉。

最后,刘海燕老师分析了托马斯后期的书写直面战争与现实,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为“透镜”,从宇宙的高度应对死亡与战争危机,对所处社会发展的进程进行审视与批判,是时代变迁的艺术表达,达到了诗与哲学的统一。刘海燕老师向同学们呈现了托马斯诗歌的死亡主题中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共同体表征,为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同学们的诗歌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通知公告